15个新农村点陆续完工,高桥乡高桥村成功开启“一键美颜”,一同改变的,还有群众的精神面貌; 在这里解决问题既依法又舒心,排埠镇高陂村“和安庭”二庭成为基层矛盾“化解器”;80亩菜园、500亩果园、800亩茶园、10000亩竹园,永宁镇坪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带动群众脱贫增收......
如今,走进铜鼓乡村,每天都有新变化。这些变化,源自我县不断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相融共进,扎实推进基层党建“三化”建设,实打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盛夏时节,走进高桥乡高桥村,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、争先绽放的美丽花朵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,一派如画般的田园风光。“乡村发展起来了,变美的不只是环境,还有人的心灵。”村党支部书记王浩感慨。
该村不断丰富宣传载体,建立全村学子、乡贤、道德模范榜、五星党员荣誉榜,引导村民学习先进、见贤思齐。采取党员带头,定期开展农村道路清洁行动,每月评选环境卫生“星级家庭”,美化亮化人居环境。倡导移风易俗,制定村规民约,要求红白喜事简办,禁止滥办酒席,村民每年至少减少2000元人情支出。如今,孝老爱亲、勤俭持家、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和社会风气在高桥村逐渐形成。
近年来,我县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在抓好建章立制的基础上,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,通过学习强县、百姓宣讲团、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,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,励志脱贫户、移风易俗示范户和最美家庭评选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,弘扬文明新风,摒弃陈规陋习。据初步统计,通过开展农村移风易俗,户均减少人情支出3000元,每户减少帮工20天,增收2000元,一增一减户均增收节支5000元。同时,我县还引导各村采取租赁、共享、无偿使用等方式盘活闲置场所,目前已有21个村建起文体中心、“四点半课堂”等,进一步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2018年,排埠镇与县人民法院联动创办“和安庭”,并在高陂村部设立二庭,以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、邻里更和谐”为目标,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,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新途径。自“和安庭”二庭建立以来,成功化解了20起矛盾纠纷,使得群众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自己的诉求,全村未出现治安案件。
在抓好抓实党建 乡村治理上,我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推行“民呼我应、乡呼县应、企呼政应”铜鼓治理模式,落实“乡镇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制度,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,建立中心警务室31个,着力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格局,促进基层法治“根深叶茂”。在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上,设置“四室三站两中心”,村干部集中在一楼党群服务中心办公,梳理明确了49项村级服务事项,推行帮办、代办便民服务,推动了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常态化、便捷化、制度化。今年以来,村干部线下为民代办事项4.8万余件。开展“健康管家”点亮“健康网格”行动,构建党支部-网格长-网格员-村(居)民四级联动网络,做实做细网格管理。全县共划分网格892个,5000多名党员干部亮明身份,当上“健康管家”,积极投身疫情防控、政策宣传、移风易俗等为民服务实践中。
“只要你有气力,村里就不愁没有事做。”永宁镇坪田村党支部书记郑福生说。该村灵活运用“资产、资源、资金”三要素,大力发展“两业”扶贫,推动基层党建“三化”工作落实落地。引进果业、食品加工等企业,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入股形式参与,形成了80亩菜园、500亩果园(黄桃、梨、猕猴桃、桑葚)、840亩茶园、10000亩竹园产业基地,2019年村集体收入40余万元,给全村提供了90余个工作岗位。当地贫困户足不出门就可将竹笋、蔬菜就地销售,有劳动力的每年还可增加收入8000多元以上。
有了产业支撑的农村,才是既有健康底色又有美丽画卷的新农村。我县结合各村实际,因村施策,积极引导各村依托区位、交通、资源等优势,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截止今年6月,我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以上的村35个,其中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7个,空壳村全面消除,稳步壮大的村级集体经济,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。
请输入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