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市场下载(或扫描下方二维码)
今日铜鼓app:
视频点播、图文资讯、生活服务、多频互动、现场报道。这里最权威、最全面。
pc端地址:
腊月二十二,小年之前,立春到来。庚子年,迎来了又一次立春,庚子年便成了“双春年”,立春来了一个“梅开二度”,看起来是阴差阳错,而实际上确实是阳错阴差。无关福祸,不兆吉凶,这是阴历、阳历“置正”的结果。有一点可以肯定,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,多风偏暖将是一个趋势。只是空气较为干燥,早晚依然较冷,昼夜温差较大,大家需要根据气温变化,及时增减衣服。
【现象】庚子年出现“双立春” 完全是“阴差阳错”
2020年2月4日,庚子年正月十一,二十四节气开始又一轮循环,立春开始;2021年2月3日,庚子年腊月二十二,立春到来。庚子年,两度的立春日,造就了“双春年”,而明年却成了“无春年”。而实际上,出现这样的“双春年”,是阴差阳错的结果。
这里所说的阴差阳错,阴是阴历,即农历,阳是阳历,即公历。农历和阳历是不一样的历法,前者以月亮盈亏规律制定,后者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规律确定。
那么,为什么会出现“双春夹一冬”这样的奇观呢?这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“置正”安排的结果。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,约为365天。一年12个月,而月份与朔望月无关。阳历的月份、日期,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,在一年中可以看出四季寒暖明显的变化情况。
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,公历的时间365日,比真实周期短了约0.2422日。每4年约累积一天,于是就把这一天加于二月末(2月29日四年一遇),阳历闰年天数变为366日。
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1周为1月,1年为12个历月的一种历法。每月初一为新月,被称为朔日,十五为圆月,被称为望日。12个阴历月只有约354天。
其实,中国历法自古就是阴阳历,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。按太阳的运行,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,又按月亮的运行,分为12个月。但是,阴历与阳历相差约有11天,为解决阴历和阳历的时间差问题,古人便通过增设闰月解决这一问题。
这样一来,若干年中,就会有一年是13个月。根据了解,每19年中就会有7年“双春”,7年“无春”。而今年,又是农历和阳历的双闰年,出现“双立春”便不足为奇了。这是人为的节气和物候的调整,与婚丧嫁娶吉凶与否没有任何关系。
立春习俗
迎春
“迎春”是立春时节的一项传统习俗。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“春来了”,就是传统的“报春”。在今日,一些地方仍会在立春日祭祀土神、句芒神(春神),占风向,望云气,占岁成等。
打春
打春,指用鞭子抽打泥土做的春牛,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。
相传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,西周时期“周公始制立春土牛”,宋代“自京都至各州县俱于衙前陈列土牛”,清代《燕京岁时记》中也记载:“立春日,礼部呈进春山宝座,顺天府呈进春牛图,礼毕回署,引春牛而击之,曰打春。”
春天到了,人容易犯春困,牛也会懒洋洋,挥鞭一打,象征着把人和牛的懒惰都打走,意在鼓励农耕,发展生产,以祈丰年。
咬春
咬春即在立春这天吃春饼、春卷、萝卜等食物,祈求身体健康。一个“咬”字,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。
杜甫曾在《立春》一诗中写道,“春日春盘细生菜,忽忆两京梅发时。盘出高门行白玉,菜传纤手送青丝。”可见唐代已有立春做“春盘”的习俗,将韭菜、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,寓迎新之意。
咬春也是古人的食疗养生法。立春之后,天气由寒转暖,萝卜、韭菜等食材有辛甘发散之效,利于生发和保护阳气。《燕京岁时记》亦云:“是日,富家多食春饼,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,曰咬春。谓可以却春困也。”
春天在哪里?
我们每个人
都曾寻找过这个问题的答案
尤其是在许多人
因为疫情选择就地过年的
这个春天
不过
有心
就能享受季节的变换
有情
思念就不以山海为远
无论是自己下厨
为小家精心烹制的
小桌年夜饭
还是一张张窗上的倒福
一对对喜庆的春联
好好生活
我们就不会丢掉温暖
好好去爱
我们就不曾远离春天
春天从严寒中孕育
她是四季从未改变的希望
她在远方
也在你我的身边
立,始也,而开始意味着
往后的每一天都是新的
此刻,我们站在春的前哨站
期待着接下来熠熠生辉的日子
图片来源网络
请输入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