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5年前的8月14日,赣州城迎来解放。和全国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,饱含着人们对新中国的欢庆、对新生活的憧憬,一条条“解放路”在赣南大地陆续命名、应运而生。
聚焦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发生的沧桑巨变、百姓的幸福感知,赣州市融媒体中心派出多路记者走进赣南各地的“解放路”,从一个个侧面切入,钩沉寻常巷陌的岁月人生,感受日新月异的红土蝶变,聆听振兴发展的奋进足音,回望激荡城乡的时代风云。从今日起,至10月1日,赣州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“解放路上‘幸福图’”系列报道,敬请关注。
赣州城的黎明
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
照耀在解放路标准钟上开始
这座被称为“标准钟”的建筑
高高伫立在
章贡区解放路口
守望这片街区已经70多年
从建造之初
标准钟就承载着
无数赣州市民和外来游客的
仰望与瞩目
更见证着解放路上的繁华与嬗变
8月13日
当标准钟时针指向早上7时
魏运动老人
已经从附近的卫府里菜市场买菜回来
行走在解放路上
他和早起的街坊邻居打着招呼
“当年这里是五交化商店,那里是针织厂,那边是解放百货商场……”魏运动说,他1955年出生在解放路上,熟稔这条街道的每一处转角、每一个罅隙。
章贡区解放路位于老城区东北部
长350米,宽14米
赣州解放之前
这条街道以经营棉布为主
名为棉布街
1933年棉布街改名为和平路
1944年2月又改名为中正路
1949年
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
以摧枯拉朽之势挥师南下
红旗漫卷之处
国民党残敌望风披靡、落荒而逃
“1949年8月14日,我站在自家店门口,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城,店里准备了茶水、标语欢迎解放军。”赣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刘长龄回忆,部队从东门进城,经赣江路、中山路、解放路、阳明路,从西津门出城。
刘长龄口中的“解放路”
就是之前的中正路
为纪念赣州解放
新政府将中正路改名为解放路
宣告旧的时代落幕
新的时代开启
为庆祝新中国成立
在章贡区阳明路
和平路、解放路交会处的街中心
修建起一幢气势雄伟的建筑
标准钟
标准钟
始建于1952年
于1953年5月1日落成
楼高20米,共6层
四面都安有计时钟,每天整点报时
标准钟是当时
赣州城区的最高建筑
其后几十年间
也一直是赣州的地标建筑
时光飞逝,钟声悠远
标准钟伴随着
一代又一代赣州人的成长
行走的指针里
承载着老赣州人的记忆和情感
浓缩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
也见证着无数个
“魏运动”的人生幸福图景
魏运动生于斯、长于斯。年轻时他在解放路上的国营土产公司竹木器商店上班,从事瓷画艺术加工工作。“当时的解放路,是赣州的‘一环’、cbd。”说起解放路曾经的繁盛,魏运动颇为自豪。去东园古井挑水,到标准钟下“对表”,成为解放路上居民的日常。
1981年,魏运动结婚了,这一年他26岁,标准钟28岁。妻子谢有华先是他父亲同事的女儿,继而成为他的同事,后来成为他的妻子——那个年代的爱情就是这样:质朴而长情。如今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四十多年风雨人生。
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解放路上,魏运动率先“下海”创业,干起了装潢。魏运动特别能吃苦,木工、漆工、墙面粉刷工等全都干过,还在解放路上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“运动竹木器商店”。在其他家具店只能提供无差别产品的时候,魏运动已经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来加工,生意红红火火。
回望那段岁月
魏运动说
政策好,有目标,有理想
全身有使不完的劲
时代的变迁
从不遗漏任何细节
如今,“运动竹木器商店”
已经更名为“诗瑶家”
女儿魏金玲和女婿袁红辉两位“80后”
继承这份产业
“诗瑶”正是魏金玲的别名
从标准钟北行200米,走进“诗瑶家”,映入眼帘的是原木风格的装修设计和造型别致的木制家居,处处透露出温馨浪漫的格调和品位。“消费者对于家居的要求越来越讲究个性、越来越追求新潮,这是时代的进步。”袁红辉说。
在父辈创业的基础上,两位接班人开拓创新,将业务定位为家具设计和定制,注册了“诗瑶家”品牌,组建了集设计、加工、制作于一体的专业团队。为提高专业水平,袁红辉和魏金玲赴深圳、上海,以及新加坡、意大利等地观摩行业展览,开阔眼界,将最前沿最时尚的理念融入到家具设计之中,他们的定制产品越来越有“国际范”,业务日益扩大。
变是唯一的不变
只有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
才能走在时代前面
魏运动总结创业经历不无感慨
看着年轻人
把“诗瑶家”打理得风生水起
老两口放下心来
开始规划各种旅游路线,颐养天年
只要一抬头
就能望见标准钟
袁红辉说,一生之中
无数次重复过这个动作
标准钟仿佛成了一种文化精神符号
只要看见它
就会提醒自己惜时、奋进
章贡区解放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,近年来,政府对解放路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改造,建起了智慧停车场、办起了孝老食堂,并借助标准钟的超高人气打造文旅产业。
解放路上
一幅市容整洁、民生改善、商业繁荣的
幸福图景已然绘就
必将续写新的时代荣光
请输入验证码